给《731》差评的人,到底想看什么?
这部电影真的只是「尺度不够大」吗?
🎬 「看完《731》,如鲠在喉。」
不得不说,这部电影的优缺点太明显——要怪,只能怪导演的功力不够。
很多人给出差评,是觉得它不够腥暴、尺度没放开。但这部电影存在的意义,本就是揭露日本关东军驻满洲第七三一部队惨无人道的细菌实验。
该有的镜头,其实电影里全都有——只是拍得非常克制,点到为止。
⛑️ 或许是因为审查压力,
《731》对实验场景进行了大幅的画面删减,
导致剧情多少有些跳跃和不连贯。
但取而代之的,是一种晦涩的隐喻式表达。
通过姜武所饰角色的越狱计划见闻,
一步步带你走近那段黑暗历史的真相。
✍️ 电影中的「越狱行动」
改编自731集中营里一次真实事件:
两名“马路大”合力制服巡逻兵,
抢走钥匙,引发了营中最大规模的反抗。
“马路大”在日语中是**「原木」的意思——
这些试验品连人都不是**,
只是试验所需的耗材。
用完就像柴火一样被丢进焚尸炉。
他们至死都没有名字,只有编号。
而片中那些被用作实验的小白鼠,
反而被人哀悼、起了名字。
🌸 更细思极恐的是部队中的“日本女性”:
她们实际上都是从不同月份的孕妇身上得到的活产婴儿,
名字对应着“七月”、“八月”……
长大后作为花魁强制交配,
以便持续“研究不同月份的孕妇”。
所以电影的结尾,那个新生儿「顾念」
看似是集中营唯一的幸存者,
实则却是罪恶的另一种延续。
⚠️ 类似的隐喻贯穿全片,
但问题出在表现手法上。
导演想法很多,却没把握好。
前半段插入诙谐幽默的喜剧元素,
似乎想模仿《美丽人生》中
那种苦中作乐的隐忍与挣扎,
但效果却显得不伦不类。
很多画面构图其实不乏美感,
但角色行为逻辑经不起推敲,
导致观感抽象,甚至逐渐离谱。
这些段落单独拿出来,
就成了电影的一大槽点。
✅ 但说到底——
《731》让更多观众记住了这段历史,
它就已经完成了最核心的使命。
历史不需要血浆噱头来证明其残酷,
真正的恐怖,往往藏在克制的叙述里。
如果你也看过这部电影,
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👉
#电影731 #历史真相 #战争电影
本文基于影评内容整理,
致力于传递真实历史记忆。
愿逝者安息,生者铭记。
💡 关注我们,一起用电影看见历史。


